2020年11月11日,為期5天的“第22屆高科技博覽會智能醫療展覽會”在北京舉行。將在會展中心2號廳舉行。
該智能醫療展覽將由UBM Creative Exhibition組織。這是了解中國大型醫療保健行業發展的最佳窗口,緊跟醫療行業的熱點,重點展示國內外公司在智能醫療和大型醫療保健領域的新突破,匯集醫療行業的品牌公司和全球買家,并將全面展示智能醫療和保健整個產業鏈中的技術,產品和服務。
歡迎加入平臺展示,在142,000平方米的展示區中搶占一席之地,并在高科技博覽會上分享576,000名觀眾。傳統醫療保健在向智能醫療保健邁進時面臨著三大挑戰:1.醫療資源互操作性,數據共享和系統鏈接問題; 2.如何使人們普遍接受并促進新的智能醫療模式的政策和道德方面; 3.智能醫療產品尚未產生直接和可觀的經濟價值,并形成了市場運作的閉環。
然而,新的王冠流行的爆發以及5G和AI技術的發展促進了市場和公眾對智能醫療保健的理解,加快了傳統醫療保健向智能醫療保健的步伐,促進了智能醫療保健的落地。應用眾多,對未來醫療服務體系的建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影響。根據中國商業產業研究院的統計,我國智能醫療產業的投資規模已從2016年的437億元大幅增長到2019年的885億元。
到2020年,我國智能醫療產業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互聯網醫療和智能醫療服務主要包括醫療電子商務(網上藥房),健康服務(預約注冊,咨詢,醫學知識百科),消費者醫療保健等。
(預約書,醫療美容服務),互聯網醫院(公司和公立醫院共同建立互聯網)醫院),醫學云平臺建設(遠程醫療平臺,圖像云平臺,大數據云平臺),人工智能診療輔助平臺(語音電子病歷,圖像輔助診斷系統,智能醫療助手)等服務。疫情爆發后,公眾對公共保護和個人家庭保健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認識。
家庭隔離的生活模式已使公眾獲得更多信息服務,以進行在線咨詢和“非接觸式”咨詢。以及“智能和自動化”;醫療。
設備需求的激增,醫療資源不足的不平衡以及大量患者的出現,凸顯了智能家居醫療設備的重要性。過去,它被視為投資規模大,投資周期長,投資回報緩慢的智能醫療行業。
在這樣的剛性需求下,它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并在創新,價值和市場的封閉商業循環中逐步探索了合適的利潤。該模型致力于將最新的研究成果付諸實踐,這不僅給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而且使所有人都受益于智能醫療保健。
在此背景下,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智能醫療展覽會不僅是智能醫療行業內部溝通與發展方向的專業平臺,而且是制造企業與公眾面對面交流的優質窗口面對供應需求。響應中央和地方政府關于智能醫療的深入改革政策,順應“互聯網+醫療健康”時代的趨勢,依靠高科技的整合,聚集華南成熟的電子產業,生產,教育和研究,自2015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專注于個人健康的移動醫療,創建了“家庭醫療機構-社會醫療-醫院”的生態醫療圈,展示了該領域的新突破智能醫療健康的科學技術。
2019年第21屆高科技博覽會的總展覽面積達到142,000平方米。共有3315個參展商參加了此次展覽。
展示了10216個高科技項目。來自44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148個代表團參加了此次展覽。
來自108個國家的576,000名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