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其連接可靠性和傳輸速度大大提高,LTE在世界范圍內迅速發(fā)展。根據(jù)全球移動供應商協(xié)會(GSA)的數(shù)據(jù),超過318個LTE網絡已在111個國家和地區(qū)投入商業(yè)使用。
在所有這些已商業(yè)化并正在計劃中的LTE網絡中,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還需要實現(xiàn)LTE的多輸入多輸出(MIMO)要求。
這些MIMO要求將擴展到基站和終端設備。就終端設備而言,有許多原因使MIMO面臨挑戰(zhàn),包括對多個天線的需求,持續(xù)變薄的趨勢,前所未有的頻帶分離,運營商對低頻的偏愛以及缺乏RF設計經驗。
3G只需要一根天線,而MIMO技術至少需要兩根天線。隨著將MIMO設計成4×4和8×8,天線的數(shù)量將增加。
使用多個LTE天線(包括3G / 2G備用天線,GPS,Wi-Fi,藍牙和NFC),尋找空間變得更加困難。高端MIMO設計與更薄更輕的設備沖突。
隨著設備越來越薄,越來越輕,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內部空間正以每年25%的速度急劇減少。顯示屏和電池獲得最高優(yōu)先級,而諸如處理器,內存,天線系統(tǒng)和其他組件之類的組件只能競爭剩余空間。
一方面,有變薄的趨勢。另一方面,MIMO和低頻段(例如700MHz)需要更大的物理尺寸天線配置。
為了同時滿足這兩個需求,這給原始設備制造商(OEM)和他們的設計團隊帶來了不容忽視的壓力。 LTE具有40多個工作頻段,覆蓋從450MHz到2.7GHz,其中大約一半已用于現(xiàn)有設備中。
為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建立LTE全球漫游需要至少支持40個頻段。在LTE未涵蓋的區(qū)域中,它已降級為相應的3G標準。
在這些頻帶中,即使在頻帶的任何小子集中,尋找必要的2& TImes; 2或更多MIMO的天線空間,以及諸如Wi-Fi和其他技術的天線,也有時會變得更加困難。 。
運營商總是希望降低資本支出(CapEx)和運營成本(OpEx),因此低頻段成為他們的最佳選擇。通常的經驗是,較低頻率和較低密度的基站將為運營商帶來更好的收入。
較低的頻段也可以提供更好的室內覆蓋范圍,例如700MHz。該頻帶也可以適應快速增長的“物聯(lián)網”領域的需求。
(IoT)市場并提供良好的無線網絡,這也保證了用戶的滿意度。學位的關鍵。
運營商目前正在關注600MHz頻段的未來使用機制。但是,較低的頻段也需要具有更大物理尺寸的天線,這使得OEM及其RF供應商在將天線安裝到更薄,更輕的智能手機中時更具創(chuàng)造力。
物聯(lián)網設備還具有天線空間限制。隨著LTE技術的滲透率提高,設備供應商將在其產品中添加LTE的壓力隨之而來。
僅僅遵循新技術的學習曲線就足以挑戰(zhàn)經驗豐富的智能手機廠商。對于許多在M2M和IoT方面經驗很少或沒有經驗的供應商而言,將蜂窩技術嵌入其產品中面臨著更多的挑戰(zhàn)。
OEM制造商及其RF供應商不僅必須應對這些挑戰(zhàn),而且更重要的是,使用創(chuàng)新的解決方案來更有效地工作,同時獲得市場差異化的優(yōu)勢。有源天線和RF解決方案:實現(xiàn)更好的靈活性,可靠性和性能有源天線系統(tǒng)可以幫助OEM及其RF供應商更有效地工作。
與傳統(tǒng)的無源天線相比,有源系統(tǒng)在設計和性能上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實際上,有源天線是適應LTE頻段分離和MIMO要求的最簡單方法。
它不僅滿足運營商的要求偏愛低頻,但也有助于適應越來越薄的設備。單個有源天線可以覆蓋兩個或多個LTE頻段,即使是相距很遠的頻段,例如17頻段(704MHz至746MHz)和41頻段(2496MHz至2690MHz)。
單饋有源天線(單饋有源天線)已被開發(fā)為覆蓋698MHz至2700MHz的所有LTE頻段。這種靈活性使更多運營商可以開發(fā)LTE-Advanced,這意味著載波聚合。
當分離的頻段變得更遠時